没有一个新传考研er能逃过“打工人”这个梗!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今天,你打工了吗?
近来“打工人”成了一个现象级热词,一句“早安,打工人!”成了最新的问候语,道尽无数卑微社畜的心声。
其实“打工人”不仅是一句简单的自嘲,也具有强烈的亚文化气质,其广泛传播与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紧密相关。
“打工人”梗究竟是如何走红的?折射出怎样的社会文化心理?又蕴含了哪些传播学的原理?今天我们就从这一热词出发,来带大家梳理一下符号(象征)互动论、狂欢理论、数字劳工等传播学中的热点话题。(大家在撰写新闻评论时也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案例引用哦!)
相关知识点:符号(象征)互动论、狂欢理论、参与式文化、模因效应、数字劳工
真题链接
1.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名词解释,广西大学 629,2020)
2.符号(象征)互动论(名词解释,清华大学 862,2019;简答题,深圳大学 923,2020;简答题,中央民族大学 619,2020;简答题,中传新闻学 814,2020)
3.象征互动理论(名词解释,陕师大 710,2019)
4.为什么说一种文化是社会符号表意活动的总集合?请从新闻传播相关史论及实例角度进行分析阐述。(论述题,四川大学 636,2019)
4.简述模因和模因的特点 (名词解释,北京大学 620,2019)
5.简述数字劳工的内涵,相关研究议题及其社会、政治和文化影响(2020浙江大学,719,简答)
一、作为符号的“打工人”
1
概念流变
原始概念:“打工”一词最初诞生于19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由中国香港传入内地,原是工薪阶层从事“受薪工作”的口语表达。
概念的第一次流变:随着社会变迁与城镇化的发展,这一表达逐渐用以指代全国各地乡镇的部分剩余劳动力背井离乡到外地外省(经济发达地区)从事体力工作,并由此引申出“打工人”的说法。
概念的第二次流变:社交媒体的发展及后现代文化语境泛化了“打工人”的概念,打破了社会不同劳动阶级的界限,加入了戏谑与自嘲的亚文化特征。传达出在高压社会里无论“精英”还是“社畜”,都要为生计奔忙的心酸。
在概念的流变过程中,以表情包、打工人语录作为媒介的“打工人”概念实则具有社会文化的符号属性。
2
符号
定义:符号是指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承载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符号最基本的特征在于指说性,即符号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指说事物的标志。
能指和所指:索绪尔将符号分为能指(用什么来代表)和所指(代表什么),能指又称意符,通常表现为声音或图像,能够引发人们对特定对象事物的概念联想。所指又称意指,即意符所指代或表述的对象事物的概念。
此处“打工人”系列表情包及语录为符号的【能指】,背后衍生出的在深刻社会变革中的社会焦虑和工作压力为符号的【所指】。
符号的基本功能:表述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思考功能
3
符号(象征)互动论
概念: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也称象征性互动理论或符号互动主义,是与美国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有着密切关系的传播学基础理论之一。这一理论把人看做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的象征行为看作积极、创造性的过程,强调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符号互动论的先驱:库利指出社会是由个人和集体两方面构成的整体,社会意识和自我意识是无法分离的,并由此提出“镜中我”、“参照群体”等一系列重要概念。
符号互动论的发展:米德关于“自我”的概念是其符号互动论的核心,即自我是“自然的我”(I)和“社会的我”(me)的统一,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个体只有在于他者或社会的互动中才能体现鲜明的主我色彩。
符号互动论的完善:布鲁默在《人与社会》中阐释符号互动论的基础就是一个群体中群体成员相互使用同一套表意符号,并且对此有着相同的符号解释。布鲁默认为符号互动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符号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温馨提示:下次出现象征性互动理论或符号互动主义小伙伴们千万不要觉得陌生哦!
二、“打工人”走红的原因探析
1
时代与群体心理的双重背景
关键词:风险社会、狂欢理论、参与式文化
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
风险社会: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在其《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风险社会的理论。斯科特·拉什、贝克等学者在此基础上对风险社会理论进一步加以阐释。学者秦志希、郭小平等指出,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后,前工 业社会的“外部风险”转变为“人造风险”。
风险社会加剧不安全感:学者董扣燕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过渡的社会转型期,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竞争等人们社会生活的风险与日俱增并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新形态,加剧了社会的不确定性和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
关于【风险社会】的具体阐释
可以看我们往期的这篇推送~
泛娱乐时代所塑造的狂欢精神
狂欢理论:狂欢理论由巴赫金提出,狂欢理论的核心范畴包括“狂欢节”、“狂欢式”和“狂欢化”。巴赫金指出,狂欢精神“具有‘释放’的功能,是‘一种自由意识的突然放纵’,是‘压迫被移除的快感’”,大众在狂欢化生活中获得的是身心的一种暂时性释放。
当前“全民打工人”氛围的塑造某种程度上也是狂欢精神的体现,打破了身份阶层的界限,让人们的情绪得以找到宣泄的出口。
“狂欢式”的两大外在特征:全民性(狂欢节的本质特征)、仪式性
Web2.0时代与参与式文化
参与式文化:参与式文化(participatory culutre)由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于1992年在《文化盗猎者》一书中提出,指以Web2.0网络为平台,以全体网民为主体,通过某种身份认同,以积极主动地创作媒介文本、传播媒介内容、加强网络交往为主要形式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自由、平等、公开、包容、共享的新型媒介文化样式。
学者周荣庭、管华骥认为参与式文化具体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含义:
(1)对Web2.0网络技术有着天生的依赖性。新的技术媒介具有群体传播所没有的广泛性和协同性、具有组织传播所没有的平等性和直接性、具有大众传播所没有的迅捷性和离散性。
(2)注重关系建立和身份认同。对关系的注重和对身份的认同塑造了参与式文化的原生交往形态,即人取代了信息重新成为网络的节点。
(3)推崇个性化的媒介文本。创作富有个性的媒介文本是公民参与的基本前提, 也是参与式文化的基本要素。
(4)强调集体智慧。发挥集体智慧,通过团队协作解决问题是参与式文化的基本架构。在这个架构中,每个人都作为知识链中的一环,以一种自发的协同机制深度参与到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中去。
小Tips:参与式文化可与用户生产内容(UGC)的新闻生产模式进行联系
2
传播机制:情绪传播推动模因复制
关键词:情绪传播、模因效应
情绪传播
概念:情绪传播是当下传播学领域的一个分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情绪社会建构论认为,情绪是一种由社会创造、个人扮演的社会角色。虽然情绪角色建立在一种或多种生物性行为基础之上,但情绪的意义却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文化和语言是重要的建构力量。(强调情绪是社会建构的结果)
社会文化和情绪的双向建构:社会建构论立足于情绪的社会性,强调社会文化对于情绪形成、表达和传播的影响,而情绪反过来也建构着社会文化。
语言与情绪的关系:语言是建构情绪的重要手段,在情绪认知、表达等建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也在表意方面的独特优势,是人们理解和评价情绪等内在心理状态的先验工具。
也有学者认为,情绪传播的核心为共鸣和认同,社交媒体平台的强、弱关系网为情绪传播提供了新场域,受众可表达个人情绪、沟通情感、获取反馈。
模因(迷因)效应
概念:1890年塔尔德提出:“模仿即社会。”1976年,英国行为生态学家道金斯将希腊语词根“Mimeme”缩略为“Meme”(模因)——将其作为文化基因的最小单位。模因论认为,人类社会存在像基因一样的文化传递的复制因子——模因,能够通过模仿进行自我复制并像病毒一般传播。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网络则是语言模因的模仿、复制、传播的重要场域。
模因论的核心观点:模因通过模仿的方式进行自我复制,为了实现自我复制并进而实现传播,其复制特性应具备三个明显特征:长寿性,多产性和复制的保真度。
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模因复制先后要进过同化、保持、表达、传播( Heylighen,1998)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循环,构成模因的生命周期。
强势模因的五个影响因素:模因环境、物质环境、基因环境、人类心理、模因内容(Distin,2005)
网络语言作为模因对个体情绪社会化传播的作用:
(1)凝合效应:促进情绪整合,形成社会舆论。网络语言作为情绪知识载体,能够反过来再次为情绪传播推波助澜。个体情绪成为反映某一类社会现象的复合的、公共的社会情绪。
(2)转移效应:推动情绪转化,疏导社会舆论。网络语言常通过拼贴、戏仿、意义的结合来创造新的词汇或赋予现有词汇新的意义。推动网络群体的情绪从深层的宣泄压力向表层的戏谑调侃转换,避免负面社会情绪积累到临界点引发过激行为。
(3)沉淀效应:积累情绪氛围,建构社会文化。网络语言为大众文化注入了社会参与的基因。这种社会文化又会反过来指导和鼓励人们的社会情绪表达,创造新的语言符号,以维护人们经过社会协商所建立的社会价值体系。
关于情绪传播的研究,学姐强烈推荐大家去看学者隋岩、李燕的《论网络语言对个体情绪社会化传播的作用》以及学者曹进,靳琰的《网络强势语言模因传播力的学理阐释》!相信你会对情绪传播这一新兴领域以及模因论这一知识点有更多的认识~
三、被工具化的“打工人”
“打工人”概念的流变也反映出当前一种社会认知,即人的“工具”属性逐渐被开发了出来,人人都是打工人,人人都受制于资本和商业意识形态。提到工具属性和人的异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由此联想到传播政治经济学中的“数字劳工”这一概念呢?
1
异化理论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异化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两者的从属性发生了颠倒,主体变为客体,客体控制或束缚主体,因此主体被客体异化,客体成为一种压制主体的力量。(异化的概念离不开资本的介入)
2
数字劳工(digital labour)
目前对于数字劳工的定义阐释最完整和最清晰的是福克斯的著作《数字劳动与马克思》,他指出“数字劳工是电子媒介生存、使用以及应用这样集体劳动力中的一部分, 他们不是一个确定的职业, 他们服务的产业定义了他们, 在这个产业中, 他们受资本的剥削。”数字劳工模糊了“工作”与“玩耍”的界限,也模糊了“生产”与“消费”的界限。
互联网平台上的主要三种数字劳工:
(1)互动社交平台上的内容生产与消费:依靠吸纳网民休闲时间与剩余劳动生产力的“众包”生产方式成为了当代中国互联网公司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
(2)游戏产业链中的廉价“玩工”:游戏与娱乐已被最大程度的劳动化与商品化,“玩家”成为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数字劳工”。具体包括网络游戏中的普通玩家、“电竞玩家”与“金币农夫”。但后两者的劳动并没有受到社会制度与大众的承认与接纳。
(3) 弹性雇佣制度下网络“写手”
除了这些理论分析,“打工人”这一概念也是不错的【新闻评论】素材哦,这里学姐也为大家收集了几篇相关评论(戳标题即可点开)
本期的推送就到这里啦
你是一个“打工人”吗?
对于“打工人”你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哦~
本期参考文献:
[1] 黄晓京.符号互动理论——库利、米德、布鲁默[J].国外社会科学,1984(12):56-59.
[2] 林爱珺,张博.作为话语的表情包:网络表情包的符号消费与社会学反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8):35-40.
[3] 秦志希,郭小平.论“风险社会”危机的跨文化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6(03):16-19+65.
[4]董扣艳.“丧文化”现象与青年社会心态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17(11):23-28.[1]
[5]刘庆华.巴赫金狂欢理论视角下的微博现象[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02):133-135.
[6]隋岩,李燕.论网络语言对个体情绪社会化传播的作用[J].国际新闻界,2020,42(01):79-98.
[7]曹进,靳琰.网络强势语言模因传播力的学理阐释[J].国际新闻界,2016,38(02):37-56.
[8]吴鼎铭.网络“受众”的劳工化: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网络“受众”的产业地位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7,39(06):124-137.
[9]汪金汉.“劳动”如何成为传播?——从“受众商品”到“数字劳工”的范式转变与理论逻辑[J].新闻界,2018(10):56-64.
编辑:奇亚籽
主编:羽生生
新闻实务小册子发售啦!
一本在手,实务全有
有事没事可找爱传播金牌小助手
耿直卷卷
暖心S妹
奶狗E哥
吃货胖胖
中二早早
新传人の书店
点击下图找本好书
↓↓↓
蓝皮书专题
扫码看大佬押题
↓↓↓
全年热点合集
扫码查看不错过
↓↓↓
全年考点干货合集
扫码get硬货
↓↓↓
清华大学这道题竟难倒一片人?解困式新闻明明很简单啊!
重磅!媒介融合又出新考点!10大政策+10大论文助你一举攻克!
投诉通道:aichuanbo2014(请加one哥微信)